● 醒世恒言:错位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DIY就好比一汪池水,场上就是生活在里面的鱼。现在池塘干了,鱼儿们要么死掉,要么学会不在水里呼吸的方法,就像肺鱼那样。
没错,这就是今年的台北电脑展的主题——所有的厂商都在通过错位来寻找新的呼吸方式。在传统DIY市场的一片萧瑟之中,如果再不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厂商们早晚会变成干死在池塘里的鱼。在池塘还没有完全干掉之前就赶紧转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都是首选。所以本届台北电脑展上,我们才会看到各种厂商的转身。
问题是,肺鱼依旧是鱼,虽然它能暂时用肺呼吸,但它还是鱼类,它的归宿,始终还是池塘。

肺鱼虽然能短暂的用肺呼吸,但它终究还是鱼
对于DIY厂商来说,他们常年生存在DIY领域,生存在这个拥有自己独特特色的地方。DIY市场的高自由度,随意定制性,用户选择度以及忠诚度,还有由此带来的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需求的能力,都注定了生存在这个地方的厂商们身上携带了深深地烙印,只属于DIY的烙印,而这烙印恰恰成了阻碍DIY厂商成功转身的最大因素。
在DIY厂商眼中,性能的缺失是影响用户体验度的最重要因素。你的系统运行的不流畅?那一定是你的CPU频率不够或者内存少了,你的游戏幁数不够?那一定是你的显卡不够给力,只要换上我们为你提供的更快的CPU和显卡以及更大的内存,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事实上通常情况下,问题确实会因此得到解决,起码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于是DIY厂商就有了自信,认为自己拿到的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药,自己的方式一定是正确的不能被怀疑的。如果到了其他领域,比如说移动平板领域,所有出现的问题一样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正确的解决。于是,INTEL、AMD和NVIDIA率领一众厂商,自信满满的开始了DIY领域以外的征伐。

历代windows的系统需求
很不幸,系统不流畅并不一定就是CPU或者内存不够班,很多时候清理一下系统碎片,弄弄cookie或者temp,再管理一下运行加载服务就能解决问题。游戏幁数虽然跟显卡息息相关,但看看家用机平台以羸弱的硬件实现了不差于PC,起码差距并不大的特效水准,再看看每一代显卡从发布到寿终正寝这段时间里因为驱动等因素所获得的性能提升幅度,大多数人都能明白很多道理。
是的,硬件性能确实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没有硬件的更迭就没有实现很多新奇的或者更好的用户使用效果的条件。但他仅仅是影响最终用户体验的一个因素,甚至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苹果的硬件从来不是最出众的,但苹果的每一代硬件都能以最多与安卓平台相同的性能等级换取比安卓好得多的用户体验度,起码最低限度可以拥有一个滑起来不会卡那么几下的界面……

硬件并不差,用户体验却并不一定都很好的安卓平台
这种盲目套用的方式在其他领域是不一定行的通的,甚至在DIY界内部也是如此。比如说显卡业者通常要面对12个月左右的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而主板厂商的更新时间会更长一些,如果一个在主板领域很成功的厂商自信满满的以自己惯常的节奏进军显卡领域,他的结局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台北电脑展是世界电脑界的盛事,不仅在于它可以为顶尖厂商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因为它将这些顶级厂商聚集在一起,为他们制造了相互观察甚至交流的机会。从个人角度出发,笔者觉得与转身以及积极到甚至有些盲目的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相比,学习和借鉴才应该是厂商在本次台北电脑展最大的收获。可惜的是,笔者并没有看到这种学习和借鉴的实例,最大限度也就是听到了几句“XXX和XXX是我们的对手但我们觉得他们值得我们学习”或者“什么什么不好,很不利于什么什么的发展”之类的空话套话。
错位和转身,并不能解决厂商自身以及DIY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