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Plus一夜之间就成为了PC开关电源的最大标准,但是有人说航嘉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推广80Plus概念,实际上80Plus标准从开始到现在都有很多品牌在以80Plus为幌子做宣传。不过随着能源的紧张以及大家对于环保产品的深入,航嘉也开始推广80Plus产品。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航嘉在短时间内就拿出了全线80Plus产品,从300W-1200W,最高可以达到白金牌,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航嘉对于电源技术的研发的专注,提高效率同时不降低其他方面性能,这就是航嘉倡导的80Plus时代。
2011年6月1日,台北第31届国际电脑展现场,航嘉集团IT电源本部大客户部总经理 赵海青在ZOL VIP专访间接受了本站平台组建事业部高级经理范会文的专访。赵海青女士就航嘉电源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做了阐述,并且对目前PC电源行业最热门的标准80Plus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航嘉在应对国际标准时的战略。
航嘉IT电源本部大客户部总经理 赵海青(左)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1台北电脑展的直播间,我们有幸请到了航嘉赵海青,先请她跟大家打声招呼。
赵海青: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在台北COMPUTEX展上跟大家有交流,谢谢。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赵总过来,关于台北电脑展与航嘉品牌之间有关联的几个问题,希望赵总能给我们更好的回答,让各位网友通过这次展会更多的了解航嘉幕后的故事。
航嘉作为世界知名品牌已经在国内市场发展这么多年了,您认为在这种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的时候,有没有压力比较大的时候?
赵海青:航嘉进入国际市场的起步比较晚,虽然说我们目前在国内的排名是在前六名,但是DIY和品牌这个市场来讲,我们的起步比我们的国际竞争对手起步要晚,从市场份额到市场知名度都有一定的落后,所以这也是这两年我们投入非常大,集中要赶超的部分。
从实际的产品布局和品质来讲,PC电源目前的品质在国际厂商,比如说联想和戴尔的表现,实际上已经不输甚至是超过我们的竞争对手,所以这也是我们有信心的部分。

航嘉IT电源本部大客户部总经理 赵海青接受采访
主持人:对于大陆的企业来说,培养自己的信心是需要过程的,也是那么的容易能做到,作为已经是国内第一的电源品牌,自我感知跟台企和国际的电源大厂还有哪些差距和不同呢?
赵海青:航嘉的优势尤其是同比国际竞争对手来讲,赢在品质,赢在成本。但是针对我们的渠道市场或者是DIY市场需要更多的是个性化和产品的布局,产品的研发上,我们起步相对的比较晚,所以产品整体的布局和DIY用户的适用性上航嘉有非常大的压力和发展的空间,这也是我们目前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
主持人:从80Plus这个话题来讲,也是最近电源市场比较热潮的一个话题,因为从它被发现到认可再到接纳,这个过程很复杂。到目前为止,有80%以上的人对80Plus不太熟悉,请您介绍一下航嘉在大量的80Plus甚至是白金产品推进的时候,有没有合理化的发展的建议或者是对行业的认知?
赵海青:80Plus从海外开始到现在,从标准的倡导到现在,特别是从美国一开始给予我们所有80Plus的制造厂商甚至有补贴的概念到现在已经有4年的时间了,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标准鱼龙混杂,包括很多的厂商以80Plus为幌子实际上做的产品包括真正的应用跟80Plus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从实际到标准不健全的情况下,航嘉不倡导在国内大面积全范围的推广80Plus,但是随着这两年能源的紧张,大家对环保观念更多的接受和涉入,大家认为在某些部分的产品上倡导和宣导80Plus是比较好的时机。现在航嘉在80Plus从低功率到高功率,从普通的白牌到高端的铂金品牌,我们都已经有产品的布局,我们相信无论从市场的时机到用户的心理准备,到大环境的压力,到我们本身的产品准备,现在去推广80Plus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机会。
主持人:对于80Plus这个话题有很多的内容可聊,很多人在质疑它的标准,不是强制标准,背后可能会存在猫腻,航嘉也是积极的倡导和响应节能方面的导向性,而不关注技术本身带来的转变。因为本身对于技术而言,更多还是服务用户,而不是走形式化,这是关键。80Plus大家一直往高了攀,从铜牌、银牌、金牌,甚至到现在的铂金牌,以后还有更高的标准吗?目前这种攀比之风您认为合理吗?企业健康发展上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航嘉IT电源本部大客户部总经理 赵海青接受采访
赵海青:大的形势上来讲节能环保毫无疑问是大的形势也是企业和公民的责任,在80Plus之前,包括我们低功耗的产品,国内和国际市场行销甚广,这也是航嘉为我们整体的环保和整体布局成功的部分,面对现在的80Plus互相攀比,我们到92%,以后要不要到99%,真正用户购买了这个产品,效率到了99%,但是为了研发和生产和使用这个产品,付出的成本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一个部分也是这两年在电源本身技术上缺乏一个真正的跨时代的更新,大家可能把这个80Plus效率当成了一个卖点,所以在这方面做很大的文章,这是一个商家的行为。但站在我们这个行业的引导者,航嘉认为现在才是一个时机宣导它,是否现在追求高端而是极端,这并不是一个长远的健康的发展之路,适当的时机推适当的产品,寻求适当的卖点,这可能是更长远,更健康的做法。
主持人:聊完80Plus的话题,关注航嘉的人知道航嘉要做更多的产品线,笔记本适配器是其中一条,对于这个产品来讲,大家并不陌生,现在笔记本卖得也不比DIY差,适配器本身应该有一个大量的市场存在,目前来看国内市场确实不太成熟,也是让我们错估了市场发展的势头。看国外市场能够看到适配器的销量还是不错的,什么样的原因有这样的差别呢?
赵海青:我们从事适配器零售的工作在海外国际市场已经有将近3年的时间,随着这两年笔记本本身的保有量的增加和市场的成熟度,包括航嘉本身的知名度,这两年的销量都是以2倍、3倍的速度成长,我们看到一个大好市场,国内从笔记本的保有量来讲,增长速度非常的快,为什么在国内市场我们笔记本的适配器没有像预期那样的增长速度,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几种原因:
本身消费者对笔记本适配器的了解,特别是国内没有甚至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品牌,比如说台式机,没有这样一个品牌树立,所以大部分的用户非常的担心,我买这样一个零售适配器,会不会把我的笔记本搞坏,是不是我去买原厂的更好,当然原厂的价格不菲,迫使我们的消费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我去市场买一个便宜的,五六十块钱,能通电就可以。由于这种历史的原因造成,消费者没有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品牌上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品牌,这也是航嘉要做的工作,对消费者的引导,不一定用原装的品牌,但是可以给你非常好的质量,让你可以安心的使用。产品的设计上我们也考量到了这一点,通用性,如何匹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笔记本,同时可以给iPhone、iPad、手机、移动设备同时充电,商旅人士出差要带的三个适配器转化成或者是综合到一个适配器上,同时我们做大量的品牌的宣导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我们在技术上和各大品牌的配合的领先的地位,使得我们的消费者尽早有一个便宜的可靠的使用放心的更好的选择。

航嘉IT电源本部大客户部总经理 赵海青接受采访
主持人:适配器这个话题也是大家关心的,持买原装适配器的观点特别多,大家认为原装的适配器的品质特别的好,因为毕竟是专项应用,但事实上我们之前做过测试,通常来说OEM做只是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以及成本的控制,言外之意不出问题之下,不是最好标准的界定。对航嘉来说恰恰可以做到兼容并包以及多应用发展的角度。刚才也提到了咱们更多的技术指标的要求上更高,这样才是市场发展的方向,也是自身产品区别其他产品的优势。对于用户应用更好的体验。所以我支持赵总的观点,也希望未来航嘉在适配器的研发和市场的推广上有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惊喜。
除了适配器,还有一个产品线,还有一个排插,马上6月份国标的插口就要发布,万用插头就会成为历史。对于航嘉来说,目前转变的契机,咱们如何赢得更好的发展呢?
赵海青:不仅是国内的标准,欧洲对于电子产品不断的推出各种各样新的产品,包括环保方面的考量,安规方面的考量,一定是在综合考量下推出新的标准。对于航嘉来讲,我们在去年9月份了解这个产品的强制颁布的时间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包括产品切换的产品,技术和模具各方面的准备,我相信这种转变本身对于厂家来讲是一种不小的挑战,是一种技术标准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主持人:我们最近也是在3月份刚刚做完了排插的横评测试,当然了解到小小的排插居然有40多项的测试标准,仅仅是把大家关心和必不可少的项目加入其中,已经发现在其中已经有大家熟知传统的品牌已经不太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航嘉谋求了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我们的产品线足够的丰富,功能也非常的多样化,带给用户非常好的品质保证,您认为市场的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以及未来的适应个性化需求的角度上,有没有更好的结合呢?希望您跟用户分享一下,航嘉认为自身在OEM端和用户端如何做好更好的权衡呢?
赵海青:对于排插面对消费者的产品,在技术上更新的要求是低于应用上的要求,如何理解我买一个排插,如果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航嘉能保证的是品质可靠,性价比更好,实际上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讲,想要应用的是更方便。比说我们现在推出的电脑专用的排插,你去关机的时候不需要一个个的把打印机、显示屏一个一个的关调,只要按一个按键就可以把所有的产品同时关机,可以达到方便、省时、节电的功能。我们现在做的产品,我可以通过遥控对我们的空调、洗衣机、电视真正的开断,大家知道你管空调的时候,往往是拿遥控把它关掉,但实际是处在待机的状态,一个是待机功耗,节电的要求。长期处于待机,对任何的整机的寿命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我们可以通过开关和联动做到一个部分的智能家电的概念,无论是我们的电源还是其他的产品,无论让客户如何应用,航嘉的目标是成为在电源行业或者是排插行业的当中类似苹果的引领者,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大的方向,这也是区隔于我们现在服务于OEM专注于成本,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品质的大的差异化的策略。

航嘉IT电源本部大客户部总经理 赵海青接受采访
主持人:我们能够理解,一家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航嘉能够做到如此的平衡实属不易,有更好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我们也是非常的开心。航嘉积极的拓展海外市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类似于人民币贬值,出口也不太稳定。航嘉如何看待在海外品牌推广和业务发展的契机呢?
赵海青: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仅对航嘉,也针对整个目前整个出口行业,以前有廉价的劳动力,环保的成本,来赚取的这样的利润,不仅消耗了国家的长期发展的资源,而且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不好。人口的红利几乎消耗殆尽,国家也不一定保持一定的汇率来让我们赚钱。航嘉所面对的包括广大的中国出口行业所面对的,提升的是自己在价值链的位置,以前仅仅靠我们的劳动密集型,靠我们劳动资源的优势,现在要有一定的品牌价值,要有一定的研发的优势,如果你能给客户所创造的价值更多,你的溢价能力就越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短时间金融应用,都是短期的策略,如何让我们在价值链中从沙子变成小鱼,小鱼变成大鱼最后变成鲨鱼,宏观的讲这是我们的想法。从实际的对策中,我刚刚讲的应用领域的研发的大手笔的投入,这两年我们自己在海外的品牌的大手笔的投入,我们在海外的知名度目前虽然没有达到像国际竞争对手的高度,但对航嘉本身也有非常大的提升。这也是在近两年海外整个的拓展过程中,不但销量有比较大的增长,从单价、利润率都有可喜的增长。当然这个路还非常的漫长,目前我认为我们国际化的道路还很远,靠国内的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的打造国际化的品牌,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不管路有多远,路总在脚下,迈出每一个坚实的步伐,就会有更好的未来,这是必然。今天非常感谢赵总能参加我们的访谈,希望航嘉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跟用户分享,自己在行业引领的经验和自身在业务发展领域更好的认知。谢谢赵总。
赵海青:谢谢中关村在线为航嘉提供的机会,能够让我们把未来的趋势和航嘉为我们终端消费者增值的想法能够分享给大家,谢谢。
机电频道官方微博已开通,加机电频道关注请点击>>>
点击进入ZOL精彩报道:

点击进入ComputeX 2011专题
全球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IT专业展会——台北国际电脑展即将于今年5月31日至6月4日于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南港展览馆、展览一馆、二馆、三馆及台北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展出,今年重点为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云端运算、3D科技等,参展厂商数、摊位数及国际买主人数等将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