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大看点:转换效率之外新玩法
“80Plus”曾经在过去的一年里满耳朵都是的声音,在今天已经越来越远去了。今天,我认为是个后“80Plus”时代。在今天这个时代不代表对80Plus标准的不认同,而是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基本上把80Plus作为了一个电源生产的标准,而不在于标准本身。结果是消费者能够买到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低价的产品。
“转换效率”这个衡量电源产品品质的一个要素,在今天依然是很多厂商PK的阵地。可是电源产品线这么多年来,大规模的里程碑似的技术飞跃几乎不存在。那么如何吸引消费者让自己独树一帜成为为数不多的选择里的佼佼者就成为了所有厂商思考的问题。

用料、转换效率?还能玩什么
我想,不管怎样,品质是一定要坚持的,品质是最基础的保障,在这基础上再从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角度出发想创新才是出路。因此,我们看到有厂商开始在电源静音上下功夫,在不影响性能,不影响转换效率的基础上,如何让电源更静音成为了诉求点。
改变电源设计,改变风扇做工,期间经历了多少版本的修改已经数不清了,但最终不管怎样实现了。比如前些阵子我们推的全球首款静音电源。未来能在电源上做什么文章?今年的台北电脑展我们又会看到多少过千瓦的白金牌产品?值得期待。
· 第四大看点:散热器拼热管时代?
“这是一个拼热管的时代吗?”很多网友会发现同价位产品,谁的热管越多成为了厂商宣传的卖点。
热管是在超频成为主流的时代,普通散热器越来越难以压制住散热的情况下出现的。当工艺遭遇屏障,只能想着如何突破传统来解决。这些年,原包散热器的缩水,又让很多用户采购第三方散热器成为了一种迫切选择。
今天30元就能买到带有2根热管的产品,因此热管散热器的门槛越来越低了。谁家要是没有热管散热器产品还真的很难打开更广阔的品牌认知度。

三塔8热管是否是极致?
一方面散热器在增加更多的空气接触面积、热管,另外一方面CPU在逐渐的改进工艺控制功耗。但是我们相信每年散热器产品线都有会非常重磅的产品,并且不只一家,有竞争才有更好的产品,因此在今年的CeBIT上我们看到了三塔8热管的产品,在COMPUTEX上依然值得期待。